¤ 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禅林清韵 > 南海文史 > 正文

崖州民歌 海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者:      来源:南海佛教网 

 

  在海南岛西南部地区传诵千百年的崖州民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传出后,乐东大地沸腾了!6月23日和24日晚上,民间歌手们先后聚集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城抱由和黄流镇上,引吭高歌,欢天喜地地庆祝了一番。


  然而,在这两场“歌会”上,更多的是中年歌手,年轻歌手则寥寥可数。难怪被黄流民间称为“歌王”、“歌后”的张受孔和黎吉娥,会对记者表示出崖州民歌的传唱后继无人的担忧。


  带有浓浓乡土味


  张受孔是黄流孔汶村村民,曾获得“黄流镇第一届黄流民歌演唱会”冠军,因此被当地人尊为“歌王”。他告诉记者,崖州民歌一般来自乡野民间,吟唱的是平常故事,像他这样的民间艺人白天在田头垄间耕作,夜晚空闲时吟唱民歌成为日常生活最好的休闲方式。


  在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中释放自己,对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质朴农民来说,崖州民歌的吟唱不但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了纯净的快乐和愉悦。


  张受孔说,唱歌不只是在晚上,有时在田间地头劳作累了就唱歌来解乏,和同伴在田地里边唱歌边干活,总能感觉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歌儿唱得越欢快,农活也就越干越轻松。


  由于崖州民歌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每逢婚庆、添丁和乔迁等喜庆场合,张受孔经常被邀演唱添喜。他骄傲地表示:自己每个月要外出演出20余场次,歌唱一般从晚饭后开始,一直唱到半夜才结束,有时难却观众的热情,经常会唱到次日凌晨。


  传承人青黄不接


  目前,由当地民歌爱好者自发成立于1995年的“黄流崖州民歌协会”,已经凝聚了越来越多的民歌爱好者;2005年4月15日,由崖州民歌爱好者们自发采集、整理、创作的《崖州民歌》系列丛书正式发行。《崖州民歌》系列丛书一共4册,无疑是民间艺术家为保护崖州民歌这一海南本土民间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


  然而,崖州民歌的艺术传承现状并不能让人乐观起来。


  “黄流崖州民歌协会”发起人之一的邢福简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在流行通俗音乐盛行的今天,代表着原生态文化的民歌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崖州民歌也不例外。


  据了解,以黄流地区为代表,现在能唱崖州民歌的老人可谓数不胜数,但中年人只有60人左右,青年人则仅有三四人,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着实令人堪忧。由于担心民歌失传,邢福简曾经向乐东一些中学老师提议,在学校课堂上教授一些崖州民歌,但是没有得到回复。


  如何挖掘和保护


  说到崖州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这一话题,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符策超认为:崖州民歌一般都是长篇歌本,记忆歌词本身就很费时费力,因此很难找到感兴趣的传承人;尽管时下乐东、三亚等地都相继成立了民歌研究会或协会,但由于活动经费和范围有限,影响力还不够大。


  符策超说,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准备全面开展崖州民歌的普查和收集工作,并出版系列完整的歌本;此外,可以考虑通过办班的方式,培养民歌传承人,认定一些有实力的歌手,然后定期举办歌唱比赛,向更多的人群展示崖州民歌的风貌;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对崖州民歌进行研究,出版相关研究专著。


  《崖州民歌》系列丛书执行主编邢福壮希望一些热爱民间文化的人士和企业,也为抢救、保护崖州民歌这份文化财富奉献出一份力。


  也有专家建议,可以在民歌之中加入流行元素,将崖州民歌推向市场,通过市场运作所创造的利润吸引更多的人喜欢上这种古朴民歌,让崖州民歌能够更加发扬传播。(本报记者 陈耿 特约记者 孙体雄)


    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在三亚、乐东黄流及古崖州属地。古老的崖州民歌,至今仍在传唱。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民歌歌手将热情的曲调注入吟唱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淋漓畅快地一一释放。 崖州民歌是用闽方言咏唱,格律异常严谨且自成一体,蔚起于古崖州“西六里”乡间并向四周传播的一种汉语民谣。


  《崖州志》上没有明确记载崖州民歌的来源出处,但是从目前所搜集的崖州民歌年代推断,民歌相传兴起于宋代,繁盛于清朝后期。民歌由格式为4句28个字的四行绝句演变过来,起初只是文人墨客之间为了表达感情而吟唱,慢慢传入民间在劳动人民中自由吟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三七句”、“长藤句”等演唱形式打破了崖州民歌原来28字的框架结构,慢慢发展为30-40字不等。民歌演唱的场合不限,田间地头、屋前院后都能尽情放歌。民歌内容题材丰富,吟咏生产劳动、歌唱爱情婚姻、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乡风民俗、讲述古老传说等等。民歌表演形式分为对唱和独唱两种。独唱多为歌手照着现有歌词演唱,对唱多为一男一女两位歌手进行。对唱中,歌词全靠即兴发挥、信手拈来,唱遍人间的悲欢离合。

南海佛教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琼(2022) 002号
备案号:琼ICP备13000058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海南省佛教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